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对外交流文化中心)处长(主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东盟人文学院院长 曾丽
2019年贵州GDP增速为8.3%,领跑全国。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绷紧了“绿色”这根弦。尤其是作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发祥地(全国第一家环境资源审判庭在贵州挂牌),环境资源保护更是充满了司法特色。
近年来,贵州高院在全省增设环境生态保护法庭,通过发布补植令、放养令、修复令,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基地、建设司法生态公益林、湿地公园等司法措施,将绿水青山全部纳入司法管辖,积极探索环境生态司法保护新模式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新途径。
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贵州模式”已经在全国声名鹊起,许多创新方法也逐渐成为全国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动作”。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进入的换挡变速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为绿色发展的司法保障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尤其疫情当前,又正值夺取脱贫攻坚最后总攻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这把剑显然不能放下,但要警惕刀刃背后,可能藏着“破坏生态环境”的另外一面。
如何通过司法力量,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环境公共利益,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是贵州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希望人民法院可以探出路子,让企业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能承担起绿色发展的成本,让贵州在撕掉贫困标签的同时,能保住生态的底色。
转自【今日头条】